翻译工作质量评估标准
Status
起草人
最后修改人
修改时间
May 24, 2022
最后修改时间
May 24, 2022
Property
Content Series
本提案将从BanklessDAO中文社区翻译实际需求角度出发,结合翻译工作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实操方法,秉持专业性、易操作性、公正性三大原则阐述对于BanklessDAO中文社区翻译项目的评估标准。
一、翻译标准标准评估现状
从行业层面看,现阶段业内已存在较为完备且国际、国内通行的翻译领域内容的评估标准,例如2015年发布的ISO 17100标准,2006标准化委员会实施的欧洲标准EN 15038标准等。国内的中国翻译协会也先后制定了《翻译服务规范1部分:笔译》(GB/T 19363. 1-2003)、《翻译服务规范第2部分:口译》(GB/T 19363. 2-2006)、《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GB/T 19682-2005)等国家标准。
二、从翻译项目管理角度的DAO组织内协同
Web3世界以及DAO组织内部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内容,这意味着对于DAO的翻译工会来说,DAO本身的组织规模越大,成员数越多,伴随着DAO自身对于复杂性内容和结构化知识体系本地化和国际化的需求增长,一方面DAO的翻译工会需要保证针对日常更新内容本地化的时效性;另一方面DAO的翻译工会伴随其组织壮大,也将可能面临:翻译内容结构庞大复杂、翻译任务多、翻译周期长等类型的项目。简而言之,单靠个人力量将越来越难以充分保证上述内翻译内容本地化工作的高质量和时效性。需要依靠团队协作和整体管理才能确保项目的进展和质量。因此,翻译项目管理的本质在于最大化利用已有资源,整体进行时间、质量、成本管理,优化流程,达到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1.翻译项目管理的定义
- 完成DAO的文章更新和发布的需求
- 在既定时间内,协调DAO内部相关资源
- 保质保量完成翻译任务
- 将成本控制在预期的合理范围内
2.翻译项目管理涉及的资源(优先级从高到低)
- 翻译
- 审校
- 排版
- 质检
- 编辑、润色
- 语料
- 技术支持
- 资金
3.DAO主要涉及的翻译项目类型
- 笔译(BanklessDAO中国最主要需求)
- 口译(国际社区间互动和线上会议中可能涉及)
- 视频翻译(针对视频类内容进行翻译)
- 本地化翻译(DAO的营销和设计物料、DAO的相关概念、DAO的相关产品等)
三、项目管理流程
1.确定项目需求
- 确认笔译的具体要求,外包、保密、审校、翻译、改译、编译等,现阶段DAO的需求以常规内容翻译为主。
- 确认项目目的和用途:营销和公关稿(营销活动推广、增长获客文案等)、日常动态更新(周报、月报等)、行业专业输出(报告、论文、专业评论等)
- 了解项目的行业领域、翻译难度、质量要求等
- 是否存在参考文件/术语,参考文件的格式是否需要特殊处理(如部分Web3资讯平台和自媒体的机翻文章等)
- 确认稿件形式的要求(排版要求、提交格式、发布平台等)
- 确认项目完成时间
- 确认资源配备情况(参与人员是否充足、长文章需求拆分成几个成员协同进行处理、是否需要配备项目经理进行资源协调)
- 对于复杂项目,需要了解内容发布优先级,针对优先级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
(1)编写项目规范和质量要求
(2)制定项目计划(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等,可简单且准确地进行描述)
(3)财务沟通(奖励发放额度、发放时间、发放形式等)
2.项目准备
(1)组织试译(除专业性极强的文章外,目前暂不需要)
(2)组织团队(配置翻译、审校、排版人员,可遵循目前Dework协同方式)
(3)准备语料和术语(Web3相关术语,Bankless内部术语,其他行业术语,建议配备专人管理)
(4)稿件分析:
- 计算:字数,人员数量,审校工作量
- 排版:图片、字体、链接、视频等
- 保密:是否需要保密或敏感内容脱敏
- 时间:译前处理,稿件对比,翻译,审校(质检)各项工作的时间比例
(5)工具准备(确认项目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工具,是否需要借助术语库,团队成员是否会使用相关工具,是否需要进行培训等)
(6)译前处理:整理目录,索引,固定语句等
3.任务派发
- 根据要求选择不同级别/专长的人员
- 有目的性启用新成员
- 同一内容尽量分派给同一成员
- 时间紧急,内容较长的文章可分派多人,给出翻译示例(模板)、翻译要求(风格、语言),术语表,在工作群内及时与成员沟通
- 预留成员和时间,降低出现事故、逾期、超出预算的风险
4.开展翻译工作
指定人员根据项目需求及参考文件开展翻译工作。对于翻译技术型、金融型等专业术语较多的稿件,或者涉及前期翻译过的成果比较接近的内容时,尽量借助前期积累的参考文件和类似文章的译法。
5.项目控制
(1)进度控制
- 对于相对较长的文章,以项目工期或稿件发布时间可进行划分中途稿件提交时间节点。对于质量稳定和合作记录良好的成员适当放宽中途稿回收时间。
- 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反馈更改。
(2)质量控制
- 内容中出现任何需要明确的问题(如特殊名称的翻译,出现其他语种需要处理等)及时与项目经理或负责人反馈,尽早解决。
- 如果中途有变更质量要求,必须立即作出评估,并通知项目参与人员(尤其出现在营销类内容翻译工作中)。
(3)成本控制
- 对每一个流程的成本作出预估,并在过程中监控,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比如通过notion链接进入实时查看等)。
- 项目过程中,往往由于市场热点变更、预期与实际差异等原因出现成本变化,此时需要重新做成本评估,确保项目的成本可控合理。
6.语言审阅
- 对原文与译文进行比较,检查有无错译、漏译等现象。
- 从技术写作角度进行评价,将其改为易读易懂的文章。
7.校对审阅
校对评价是从格式、样式、用语、标记的准确性方面对译文进行评价。
8.技术审阅
- 请拥有相应产品知识、技术知识、行业知识的专业人员评价译文的表述是否存在技术上的问题。
9.译后排版
- 图表复制、粘贴。
- 目录与索引的制作。
- 确认作业,确认以上内容是否准备。
10.交稿前复查和验收
- 项目经理对译员翻译的最终版本进行复查。
- 对译文进行验收并更新Dework的项目状态。
11.项目总结
- 成本核算
- 稿费结算
- 质量评估
- 过程评价
- 读者满意度调查
四、翻译质量标准评估模型
针对翻译质量评价,目前行业通常使用基于LQA(Linguistic Quality Assurance Model)进行评估,整体分为三步:
1.设定评估参数和错误类型
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类错误。主要包括:
(1)语言错误:术语、风格、一致性、语法、拼写等;
(2)格式错误:布局、字体、图片、插图编号、说明和索引等;
(3)准确性错误:增译、误译、漏译、未译等;
(4)真实性要求:完整性、法律要求、特定区域内容等;
(5)其他错误类型(赞助商内容等)
2.量化错误程度和质量等级
量化错误程度,设定轻微、重大和严重等错误程度,如字体排印错误术语轻微错误,术语错误术语严重错误等。
3.精确评分标准和通过规范
每一类错误程度赋予权重,通过统计错误得分来评估翻译质量。将错误程度又分为 none(没有错误,计 0 分)、minor(轻微错误,不影响内容的使用或理解,计 1 分)、major(重大错误,影响内容的使用或理解,但尚在可接受范围内,计 10 分)和critical(严重错误,导致内容无法使用,计 100 分)。由此得到翻译质量的计算公式为 TQ(质量得分)= 100-TP(译文罚分)+ SP(原文罚分)。另外还可以设置质量通过标准,如:TQ达到XX分才视为通过,否则不予通过。
4.具体评分细项和使用方法
(1)当出现一处以上错误时,内容评审人或项目经理依据错误程度进行comment提示或直接扣分。
(2)译文质量满分为100分,当扣分后累计分数低于60分时,则文章质量不过关,项目经理或负责人可指派社区其他成员。
(3)翻译工会将定期对文章翻译工作进行复盘,总结高频出现的错误和改进方法,并进行术语库和参考资料库的完善。
(4)根据标准和社区实际需求不定期组织翻译技能培训。